論述題:試分析國際收支狀況反映的經濟含義。
參考答案:
國際收支狀況與一個經濟體的總體經濟狀況密不可分,國際收支表的狀況因此也反映著一個經濟體的基本經濟狀況。
(1)一個經濟體的國際收支狀況反映了一國經濟實力和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
可以從經濟總體規(guī)模和順差、逆差的角度來反映一個國家的實力地位。在國際經濟中,從國際交易的規(guī)模來看,一個經濟體如果經濟規(guī)模巨大,與外界經濟交易、交流的數量巨大,它在國際經濟中的地位自然就會較高。因為較大的國際收支規(guī)模說明,該經濟體具有較大的經濟資源的吸納能力和輸出能力,這有利于其使用外界的經濟要素為自己所用,經濟運行和發(fā)展會比較順利;同時也說明該經濟體具有較大的經濟產出和吸納能力,可以消費世界上有益的產品并在國際市場上實現自己的產品;從兩個方面使得該經濟體融入世界經濟,使得該經濟體可以獲得更多的經濟利益與競爭的推動力。反之,一個經濟規(guī)模有效的經濟體,它在國際收支的流量較小,說明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有限,這樣的經濟體一旦對外經濟出現困難,調整的余地較小,容易陷入困境。一般認為,如果一個經濟體國際收支處于較大順差的情況,一般認為該經濟體的經濟狀況較好,在世界經濟中的競爭力較強。
(2)一個經濟體的國際收支狀況決定著一國貨幣與匯率的變化方向。
國際收支是不同經濟體之間經濟往來的全部記錄,國際收支狀況除了不存在外匯支付的交易外,大抵會因為經濟體之間交易往來的“傾斜”程度而表現為一個經濟體的外匯的基本供求狀況。一般來說,當一個經濟體的國際收支狀況表現為逆差時,經濟交易進大于出,對于外匯的需求大于供給,表現為供不應求,于是便會在國際金融市場上出現本幣對外幣匯率的下浮趨勢。反之,如果一個經濟體的國際收支狀況表現為順差時,經濟交易出大于進,在國家金融市場上,會出現對于本幣的追求,造成本幣的供不應求,本幣的外匯價會因此而出現上升的趨勢。
(3)一個經濟體的國際收支狀況決定著一國的融資能力和資信地位。
在國際資金與資本市場上,一個經濟體的借貸能力往往是與它的償還能力成正比的,經濟體的償還能力越強,則它的借款能力也就越強,能夠借款的渠道也就越多,該經濟體在國際資金與資本市場上的資信也就越強。從國際收支的角度來看,一個經濟體的償還能力往往取決于該經濟體的經常項目收支和資本與金融帳戶收支,以及官方儲備的狀況。如果一個經濟體在這兩個項目上有較大的盈余,該經濟體在國際資本與資金市場上就能夠比較容易地借入更多的資金;如果該經濟體的這兩個項目的情況正好相反。
(4)一個經濟體的國際收支狀況反映著一國經濟結構的情況和變化。
在今天的國際經濟實踐中,一個經濟體的對外經濟交易內容,既包括有形的經常產出(如商品),更包括著無形的經濟產出(如金融、旅游、運輸、專有權等)。一般來說,隨著經濟發(fā)展的趨勢,經濟無形產出在整個國際經濟交易中的比重在不斷上升,這反映著國際經濟結構的變化。隨著一個經濟體的經濟發(fā)展和對外經濟往來關系的深化,經濟結構中初級產品的地位在不斷下降,制成品和無形產出所占有的比重會有較大的提高,該經濟體的對外經濟交易的內容也就會出現從以初級產品為主,過渡到以制成品為主,最終過渡到以有形、無形兩種產出雙向交流并重的局面,這表明經濟的發(fā)展與成熟。
(5)一個經濟體的國際收支狀況影響著一國國內的經濟增長和發(fā)展。
在世界經濟中,一個經濟體產出的輸出,往往會造成本國資源的流出,國內市場的供給也會因此而相應下降,經濟產出輸出收回來的外匯,往往又會增加國內的貨幣供給,有可能加大一個經濟體內部的物價上漲的壓力,經濟體內部貨幣供給增加、物價上升,一般會刺激經濟的進一步發(fā)展;相反,一個經濟體如果大量從外部輸入經濟產出,大抵會造成國內市場的供給增加,其經濟結果與大量經濟產出輸出是相反的。
更多推薦閱讀:
同等學力經濟考試輔導資料
同等學力經濟綜合復習資料精選
同等學力經濟綜合考試輔導資料